肠脑是什么?和情绪性进食有关系吗?

发布时间:2022-04-20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821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很喜欢一条早餐文案:
你的胃更能记录你的喜怒哀乐,食物的味道缱绻着远方的记忆。

我们开心会胃口大开,难过会没胃口,紧张可能拉肚子等生活经验,已经向我们传递着情绪和食欲的关系。

食欲为什么和心情关系这么密切?

在我们的肠道分布着大量的神经网络,这些神经网络与我们的脑神经紧密连接,因此肠道的神经系统也被喻为我们的第二个大脑,简称“肠脑”。肠道对食物的感知会影响大脑皮层对情绪情感的处理,“肠脑”与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密切相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并且发展出治疗心理疾病的新途径——增加体内益生菌的食疗方式。

同样,我们的情绪波动也会影响我们的胃肠功能,这也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开心会胃口大开,难过会没胃口或情绪性进食。现代的生活压力使我们更容易出现情绪性进食等问题。

如何理解情绪性进食是现代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从宏观角度来看,情绪是心理上的主观感受;生理上,情绪是一种能量状态。越强烈的情绪,越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才能维持情绪。过大的情绪波动会让人产生虚脱的感觉就是这个道理。维持大量情绪的存在,意味着一直在大量消耗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情绪性进食会让你感觉心情好些,是因为吃高热量食物,可以补充身体能量,在心理上感觉为想吃东西,就像渴了想喝水一样。

对于你的身体来说,不存在什么情绪性进食,也不管这种方式健康不健康,它只是本能的缺少能量,便想要快速补充能量。回顾自己的情绪性进食,会发现选择的通常是巧克力、蛋糕、冰淇淋、薯条、饼干、奶茶等高热量食物,即我们通常说的垃圾食品。这跟成瘾行为类似。毒瘾、酒瘾也是让身体产生强烈愉悦体验,身体本能寻求再次满足,不管这种方式健康不健康。

情绪性进食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片刻的欢愉背后隐藏着长久的危机——缺少健康的情绪调节方式。

情绪性进食的出现是大量情绪积压没有适当宣泄的结果,而不是某单一件事情引起,这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像一个充气气球,随着气体不断进入,气球的体积越来越大,球壁越来越薄,最终气球炸裂。

改变情绪性进食,需要建立“情绪出气口”

情绪性进食的人,多伴有社交障碍,缺少有效的社会支持或遭受过家庭或情感上的创伤,很少向外界寻求帮助,伴随情绪性进食还会产生挫败感和催吐,过度运动等行为。情绪性进食的出现,常存在人格、原生家庭、社会环境等深层原因,难以短期内快速改善。我们可以学习新的情绪调节方式来减少情绪性进食出现的频次,建议:

1、正念练习

正念改善情绪,得到诸多研究支持。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正念练习拜托情绪烦恼。

2、运动

保证每周至少两个小时的运动量,运动的过程会刺激大脑的“快乐中枢”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俗话也讲“生命在于运动”。

3、补充益生菌

前面提到“肠脑”和情绪的关系,可以每天食用益生菌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香蕉、酸奶、燕麦粥等。长期“治本”的方式,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加入专业心理咨询,帮助改善缺少有效社交支持的深层心理原因。

心理健康问题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