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的类型—性别角色社会化

发布时间:2022-07-15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2709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角色”一词本是戏剧术语,原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規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引人到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是指社会群体对处于某一特定地位上的个人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模式男女两性的差异不仅表现为不同的生理特征,还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特征。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前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即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基本是随文化而异的。人类学家 M ·米德30年代曾对新几内亚的三个部落进行观察。她发现在叫阿拉佩什的部落中,男女都有一种一般人看来是属于女性特征的个性,他们性格温和,待人热情,强烈反对侵犯、党争和占有欲,男女都照看孩子。与此相反,邻近的一个叫蒙杜古莫的部落是一个有吃人肉习性的部落,部落里的男女凶暴并富有攻击性,女人们很少表现出母亲的特征,她们害怕怀孕,不喜欢带孩子。第三个部落,是昌布里部落。这个部落里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明显,但与通常的性别角色行为截然相反。女人专横跋扈、不戴饰物、精力旺盛、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男人却喜爱艺术、喜欢饶舌、富于情感。并照顾孩子。

由此米德提出,男女的人格特征与生理特征没有必然联系。性别角色待征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通过各种文化中的性别行为模式的学习、模仿有机体描述为一个在自我保护、自作主张和自我扩张中表现自己的个体。“合群性”则指在与更大的集团关系中、在与别人的合作产生的感情中,表现自已的单个有机体。“合群性”是女性的特征,“能动性”则成了男性的特征。性别角色的分化就是迫使男孩子培养能动性品质,鼓励女孩子培养合群性品质。这种角色提出一个全面发展、成熟的个性品质。

目前,无论在西方社会,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社会,都有一种性别角色的刻板成见,认为男性和女性都各应有该性别的心理特点。欧伯格等对12~76岁男女调查的结果发现,人们认为理想的男性特点:支配感、进取心、自主性、自信心以及自我表现;而理想女性的特点是:谦卑、急人所难、温顺依从。在社会上的人才市场主或者家庭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影响。

更多心理学知识请多多关注心理学智库

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咨询答疑: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